33225.jpg

 
書籍番号 33225
書名 歴代山海経文献集成(全11冊)
シリーズ
データ A4版 5511頁 (精装)
ISBN 7-80670-930-4
編著者 文清閣編委会編
出版年 2006年3月 
出版者 西安地図出版社
価格(税込) 115,500円
這套集成收録了上迄宋代,下至清末的研究注釈《山海経》的
専著十余種,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古代研究注釈《山海経》的専著。
精選的底本,多為善本、珍本。本書以成書時間排序,在所收各書
之前,悉冠以排記,著録書名、責任者,并説明所拠底本刊刻年代、
版框原有尺寸。可見本書具有独特的文献価値、研究価値、版本学
価値。

《山海経》分《山経》、《海経》和《大荒経》三大類:《山経》又分為《南山経》、《西山経》、《北山経》、《東山経》和《中山経》五卷;《海経》則分為海外海内各南、西、北、東経八卷;《大荒経》分為大荒南、西、北、東経四卷;最后再加一卷《大荒海内経》,共十八卷,三万一千余字。就其叙述的内容而言,从天文、地理、神話、宗教,到民族、動物、植物、砿産等,天南海北,包羅万象,堪称我国古籍中蘊珍蔵英之最者,実為研究上古時代絶好的宝貴資料。
《山海経》的作者與成書年代,衆説紛紜。東漢劉秀(劉[音欠])《上山海経表》中,主張該書出于唐虞(尭舜)之際,系禹、益(伯益)所作。此説出現最早,流伝時間也長。然而,北魏[麗β]道元作《水経注》時已発現“《山海経》編書稀絶,書策落次,難以輯綴,后人又加以假合,與原意相差甚遠。”開始懐疑此書非出于一人一時之手。北斉《顔氏家訓・書証篇》又拠《山海経》文中有長沙、零陵、桂陽、諸曁等秦漢以后的地名,認為絶非是禹、益所作。《隋書・経籍志》亦云断不作于三代以上。当代学者較一致認為《山海経》是由几个部分匯集而成,并非出于一人一時之手。但具体看法又不同,有学者認為《山海経》由三大部分組成,其中以《山経》成書年代最早,為戦国時作;《海経》為西漢所作;《大荒経》及《大荒海内経》為東漢至魏晋所作。也有学者認為十四卷是戦国時作品,《海内経》四卷則為西漢初年作品。還有的学者从《山海経》中《山経》與《禹貢》作比較研究,結論是《山経》所載出川于周秦河漢間最詳最合,故作者当是這一地区的人。至于時代当在《禹貢》之后,戦国后期。
《山海経》的性貭,歴代説法不尽相同。《漢書・芸文志》把它列入形法類,東漢班固則列入術数類,而劉秀(劉[音欠])則認為《山海経》是一部地理博物著作。西晋郭璞很推崇《山海経》,認為它是一部可信的地理文献。至明代,胡応麟認為《山海経》為“古今語怪之祖”,始将該書列入“語怪”之書。清《四庫全書》也把此書列入小説類。然而大多数論者認為《山海経》是一部早期有価値的地理著作,其中尤以《山経》地理価値最高。拠考証,在早期版本的《山海経》中,是有地図的,可惜現在已失伝了。
現在能[句多]看到的最早《山海経》版本,是晋代学者郭璞的《山海経伝》,有宋代、明代、清代的刻本。由于《山海経》的重要意義及留下的諸多懸疑有待研究,歴代考証注釈它的著作很多,比較著名的《山海経》版本及其研究専著,計有明代学者撰写的《山海経補注》(楊慎)、《山海経釈義》(王崇慶),以及清代学者撰写的《山海経广注》(呉任臣)、《山海経存》(汪[糸拔-才])、《山海経新校正》(畢[シ元])、《山海経箋疏》([赤β]懿行)、《山海経地理今釈》(呉承志)等十余種。
本書将歴代詮釈《山海経》的著作輯成一編,以方便読者探索《山海経》之学的脈絡及伝承関系。這套集成收録了上迄宋代,下至清末的研究注釈《山海経》的専著十余種,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古代研究注釈《山海経》的専著。精選的底本,多為善本、珍本。本書以成書時間排序,在所收各書之前,悉冠以排記,著録書名、責任者,并説明所拠底本刊刻年代、版框原有尺寸。可見本書具有独特的文献価値、研究価値、版本学価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