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753.jpg
 

 
書籍番号 59753
書   名 王陽明全集(新編本) 1―6
シリーズ (浙江文叢)(繁体字縦組)
データ A5 2323頁 (精装)
ISBN/ISSN 978-7-807156093
編著者 (明)王陽明著 呉光 銭明 董平 姚延福編校
出版年 2010年12月 
出版者 浙江古籍出版社
価格(税込) 33,600円

本書は、歴代刊行の王陽明全書の中でも最も重要とされる明隆慶六年
謝廷傑刻王文成公全書38卷本(浙江図書館藏)を底本に標點本として
刊行され専門家の評価も高い《王陽明全集》(41巻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2年)に、この20余年の間に新たに収集した佚文などを加え、これまで
の研究成果も踏まえ全面的な改訂を行い、全54巻に拡幅して刊行した
「新編本」です。特徴は、一、《王文成公全書》38卷本の《伝習録》未収の
300余条の王陽明論学語録を追加、二、同じく未刊の300余篇の王陽明
散佚詩文を追加、三、明、清時期につくられた陽明伝記、序跋、祭文等
100余篇の資料を収録するなど、「王陽明著作全集」の最善本とされます。

                  ■王陽明全集(新編本)編校説明■
                            (呉  光)
 王陽明(一四七二~一五二九年),名守仁,字伯安,自號陽明子、陽明山人,世稱陽明先生,浙江餘姚人。明成化八年九月三十日(西元一四七二年十月三十一日)生於浙江紹興府餘姚縣
(今屬寧波市餘姚市),弘治十二年(一四九九)登進士第,官至南京兵部尚書,封新建伯。
明嘉靖七年十一月廿九日(西元一五二九年一月九日)卒於江西南安青龍舖,歸葬於浙江山陰洪
溪郷(今屬紹興縣蘭亭郷)。卒後三十八年,即明隆慶元年,追贈新建侯,謚「文成」。

 王陽明一生文治武功倶稱於世,尤其是對儒學的發展貢獻尤爲卓著。其學遠紹孟子,近繼陸象山,以「心外無理」為基本命題,而以「良知」為心之本體,以「知行合一」為實踐工夫,以「致良知」為實踐目標,而形成爲風靡明代中後期並與程朱理學分庭抗禮的「陽明心學」,又稱「陽明學」或「王學」。其學説影響,不僅及於我國明清兩代以至近現代,而且波及日本、朝鮮(韓國)等東北亞、東南亞國家,成爲東方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王陽明的講學語録和詩文著作,在陽明生前已由其門人整理、彙編和刊行,如徐愛、薛侃、南大吉輯刊的傳習録,錢德洪、鄒守益彙刊的陽明文録等,先後刊行於正德、嘉靖年間,但都是選編、節録,而非全書。陽明歿後,門人錢德洪、鄒守益、歐陽德、王畿等人繼續廣泛搜輯陽明遺稿,在嘉靖年間陸續編刊了陽明先生文録(包括正録、別録、外集三種)二十四卷、文録續編六卷,陽明先生年譜七卷。

 陽明嗣子王正億則編輯了陽明先生家乘三卷(後改編爲世德紀及世德紀附録各一卷)。
至隆慶六年,禦史謝廷傑巡按浙江,乃彙集錢德洪等編訂的傳習録、文録、別録、外集、續編、
世德紀以及陽明門人、友人、朝廷官員撰寫的論年譜書、奏疏、祭文、行状、墓誌銘等,整合爲
王文成公全書。全書凡三十八卷,分六類,即:語録三卷、文録五卷、別録十卷、外集七卷、續編六卷、附録七卷,附録又分年譜三卷、年譜附録二卷、世德紀一卷、世德紀附録一卷,刊行於世。是即隆慶六年(一五七二年)謝廷傑刻本。以後刊印的各種全書、全集三十八卷本,大都依據該刻本翻刻或排印。自隆慶本行世以來,題名王文成公全書或陽明全書、王陽明全集的三十八卷木刻本、鉛印本約計二十餘種,各種選本、節要本、單行本則有數十種之多。

 舉其重要者,全本有:清乾隆間編四庫全書所收王文成全書,係據浙江巡撫採進本(即隆慶刻本)謄録。現有臺灣故宮博物院藏文淵閣寫本、浙江圖書館藏文瀾閣鈔本等;清光緒間浙江書局刻印王文成公全書本;民國八年(一九一九年)上海商務印書館影印四部叢刊所收王文成公全書本;民國十三年(一九二四年)上海中華圖書館鉛印王陽明全集新式標點本,分六冊;民國二十三年
(一九三四年)上海商務印書館據萬有文庫版排印的國學基本叢書所收王文成公全書本,分上、下二冊;民國二十五年(一九三六年)上海中華書局據明刻本校刊之陽明全書排印本,分十冊;一九七八年臺灣古新書局出版呂何均據隆慶本重編之王陽明全集鉛印本,一冊,三十九卷。所增者乃山東郷試録獨立成卷。其内容與三十八卷本相同。 一九八六年日本東京明德出版社版安岡正篤監修、岡田武彦、福田殖、難波正男等譯註的王陽明全集中日文對照本,分十冊。除所增日譯文、
譯註之外,其内容與三十八卷本相同。

 選本主要有:陽明先生文録五卷、外集九卷、別録十卷,明嘉靖十四年聞人邦正(銓)刻本,
臺北中央圖書館有藏本;陽明先生文録五卷、外集九卷、別集十四卷、傳習録三卷、續録二卷、
遺言録二卷、稽山承語一卷,明嘉靖間刻本,臺灣中央研究院歴史語言研究所有藏本;陽明先生
文粹十一卷,明河東書院刻本、孫鬥城刻本,臺北中央圖書館藏;陽明先生全録二十七卷,明嘉靖三十六年[章[夂/貢]]州董氏刻本,同上藏;陽明先生文録十七卷、語録三卷,明嘉靖二十六年范慶刻本,北京圖書館藏;王文成公文選八卷,明王畿編,鍾惺評,崇禎六年陶圭父刻本,北京圖
書館藏;陽明先生道學鈔七卷附年譜二卷,明李贄編,萬暦三十七年刻本,北京圖書館和臺北中央圖書館均有藏本;還有上海古籍出版社二○○二年版續修四庫全書本(第九三七冊);陽明先生集要十五卷,明施邦曜輯評,崇禎八年刻本,清乾隆五十二年重刻本,民國八年上海商務印書館影印本;今有中華書局二○○八年版王曉昕、趙平略標點本;王陽明先生全集十六卷,清王貽樂編,
道光六年刻本。又有中華圖書館據「新建謝氏原本」影印的王陽明先生全集六冊三十八卷本;其他如傳習録單行本、居夷集、陽明先生則言、良知同然録及陽明書之文選、文鈔、節録、文粹等等,版本衆多,茲不詳舉。王陽明全集四十一卷,是在舊刊王文成公全書三十八卷本的基礎上增補編輯的。

 一九八六年秋,本人在擔任浙江省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所長期間,主持了由浙江省社會科學聯合會立項的省級「七五」規劃重點課題「王陽明、黄宗羲與浙東學派研究」的項目,整理校點王陽明全集即為其最終成果之一。本全集由呉光主持,錢明協助編目並負責舊本未刊詩文的搜集整理,董平、姚延福共同參與校點。歴時六載,幾經周折,至一九九一年終告完成。期間,呉光、錢明
二人於一九八七年春應日本著名儒學家、九州大學名譽教授岡田武彦先生(已故)和九州大學教養部福田殖教授等日本友人的邀請訪問了九州大學、京都大學、名古屋大學、築波大學等大學,拜訪了荒木見悟、島田虔次、小野和子、山下龍二、高橋進、佐野公治等著名學者,到九州大學圖書館(碩水文庫)、京都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圖書館、名古屋蓬左文庫、佐賀縣多久市細川章先生家考察了王陽明著作在日本的流傳及其學説在日本的巨大影響。並搜集了許多有關王陽明的佚文佚詩。這對我們編輯整理王陽明全集大有助益。在這裏我們除了衷心感謝上述日本友人之外,要特別向具有大儒大仁氣象的岡田武彦先生的在天之靈表達我們永遠的敬意!

 王陽明全集整理稿完成以後,原計劃由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但由於整理者難以承擔出版資助,而不得不交給不計較出版資助的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於是有了上古社一九九二年版呉光、錢明、董平、姚延福編校王陽明全集本(簡稱全集上古本)。
 上古本的特色有二:一是以浙江圖書館藏明隆慶六年謝廷傑刻王文成公全書三十八卷本(簡稱「舊本」)爲底本標點,以四庫全書文淵閣本、四部備要本、國學基本叢書本、中華圖書館本及
臺灣、日本出版的王陽明全集本爲參校本,其中誤漏或版本有異者,酌出校記。二是將原本三十八卷調整增補為四十一卷,調整項目為:(一)將原本卷首序説移置於全集末卷四十一;(二)全集卷一至卷三十一仍保持原本編次,但取消原本卷三十一上、下卷之分。將卷三十一下卷山東郷試録移作卷二十二山東郷試録序之附録。(三)全集卷三十二爲補録,係編者搜輯整理舊本未刊的王陽明散佚語録和詩文,計二十八篇,合爲一卷,題名舊本未刊語録詩文彙輯;(四)全集卷三十三至四十一均爲附録,其中卷三十三至卷三十七即舊本卷三十二至三十六所收之年譜一、二、三和年譜附録一、二),卷三十八、三十九即舊本卷三十七、三十八所收之世德紀、世德紀附録),卷四十收録舊本卷首之誥命一篇及本書編者增補的祭文、傳記凡十二篇,卷四十一收録舊本卷首之序説
七篇、本書編者增補的有關王陽明著作或全書的序、跋、題辭之類三十八篇。這些祭文、傳記及序跋的作者,上起陽明門人或友人,下迄清末民初的文人學者,多爲一時名家,其文對研究王陽明的生平、著作與學術、思想均有參考價値。

 王陽明全集上古本出版以後,在國内外引起了較大反響。許多學者對全集作出了肯定性評價,
也提出了寶貴的批評與建議,並將他們蒐集的王陽明散佚詩文交給我們,希望能編印出搜羅更全、體制更完善的王陽明全集新編本。本書主要編校者之一的錢明先生則二十年如一日地收集整理王陽明散佚詩文以及陽明弟子、後學評論王陽明遺著與思想學説的文字,總計數十萬言,因此,我們計劃在上古本基礎上編一部新編王陽明全集。而浙江古籍出版社的新任領導徐忠良社長、尚佐文副總編及其後任胡小罕社長、石英飛副社長等高度重視王陽明全集的整理出版,並且一再誠懇地與全集主編協商,希望由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王陽明全集(新編本),於是便有了本書的編校出版。

 本書以上古版四十一卷本為基礎,擴編為上中下三冊,凡五十四卷。全書的編校統稿工作,仍由呉光主持負責。其總目録由呉光、錢明共同編定。三冊點校的具體分工是:上冊自卷一至二十五,係舊本之語録、文録、別録、公移部分,由呉光點校卷一至三,董平點校卷四至十一、姚延福點校卷十二至十八;中冊自卷十九至三十八,係舊本之外集、續編以及年譜、世德紀等附録部分,其中董平點校卷十九至二十五,錢明點校卷二十六至三十五、卷三十九,姚延福點校卷三十六、三十七、三十八;下冊自卷三十九至五十四,由錢明編校整理並撰寫了下冊編校説明,由呉光覆校審定。該冊收集整理了舊本未刊的王陽明散佚語録、詩、文,以及陽明弟子後學關於陽明生平、
著作的傳記、序跋、祭文、考論等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