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書籍番号 | 78631 |  
                | 書  名 | 新出宋代墓誌碑刻輯録・北宋卷(線装1函6冊) |  
                | シリーズ |  |  
                | データ | B4 711頁 |  
                | ISBN/ISSN | 978-7501057962 |  
                | 編著 | 劉未著 |  
                | 出版年 | 2019年1月 |  
                | 出版者 | 文物出版社 |  
                | 価格(本体) | 174,000円 |  
【凡 例】   一、本書所收石刻拓片為《北京図書館蔵中国歴代石刻拓本匯編》北宋部分未收之宋代石刻拓本以及該書雖收有拓本而《全宋
 文》失收的,本書共收拓本四百五十種,拓片均為編者個人
 所收蔵。所收拓片以墓誌為主,亦包含其他形式的石刻拓片。
 二、所收石刻拓片排列順序以卒葬日或刻石日期為先後,無紀年
 可考者排在後。
 三、拓本名称原則上以首題移録,無首題者則根拠内容擬定標題。
 在標題後面的括弧内加上碑刻主人姓名。
 四、内容包括拓本図片、解題、録文三個部分。
 五、拓本図片尽可能做到版面、清晰效果,録文力求凖確無誤。
 六、解題包括拓片的名称、尺寸、行格字数、撰、書、刻者等,
 在力所能及的範囲内標注石刻的出土收蔵情况。并対石刻所渉
 主要人物的生平作簡要介紹対石刻的撰者、書者的生平事迹
 進行簡要考証,対石刻的著録及研究情况進行説明。
 七、録文採用通行繁体正字,并加標点。専名之外的俗別字逕改為
 正字;假借字及現在仍通行的簡体字則照録原文;避諱字一律
 改為正字;原文俗写或偏旁易于混淆者,逕拠文意糾正;原文
 字形不全,但拠残筆確知為某字者加框。
 有残存筆画而辨識不出者,用缺字符号口,不詳字数的缺文用口。
 別字照録誌文,并用( )括正字于后。為保存原誌文的行款,
 録文毎行後用」号加以区別。部分録文参考了已発表的成果,
 均依拠拓片重新做了校訂和断句。
 八、録文正文用四号字;原刻小字用五号字,双行小字注文改為単行。
 原文平闕空格不再保留;銘文為求行款整斉所空之格,亦不空。
 原文預留刻字而未刻者,則保留空格。
 九、録文部分,頂格録石刻首題;凡撰者、書者、篆額者、刻工,
 均[ロ/力]起行低両格録文,各占一行,原文作小字者改從正文
 字号。序文頂格釈録,銘文統一[ロ/力]行頂格録文。
 十、少数残[シβ力]厳重的碑刻,保持原来行格,不再断句。
 十一、書後附人名綜合索引,凡用典挙事所徴引的古人名,則不予
 收録。
 |  
 |